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 > 中药专业 > 中草药汇编 > 中药大典 > 动物类 > 鹿茸
编号:11467491
经方新用治顽疾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7年7月23日 《中国中医药报》 第2768期
     茵陈蒿汤出自仲景《伤寒论》,为阳明湿热发黄而设。取茵陈清热、利湿、退黄,山栀清热、泻火,大黄通腑、泻热、化瘀、解毒之义。历代医家每用该方治疗胃中湿热、宿食、瘀毒,症见便秘、尿黄,或全身发黄的急性肝炎(阳黄)等,具有良好的疗效。笔者临床用该方治疗病毒性肝炎、胆囊炎、胆石症等急慢性肝胆疾患,随证化裁。不论有无黄疸,急慢性肝胆病患者只要具有“疫毒湿热,胆胃腑实”证候者,均可用之。其运用要点是:

    (一)肝炎急性期,有发热、黄疸、便干、溲赤者,应重用生大黄10~20g(后下);若不发热、无黄疸、二便自调者,用茵陈蒿汤加白术、茯苓、大枣等。

    (二)肝炎慢性期(慢迁肝、慢活肝、早期肝硬化),常合并胆囊炎,伴见胆胃湿热、肝胃不和等,应在原方中随证加入疏肝理气、健脾利湿、活血化瘀等药物。

    (三)重症肝炎,应重用茵陈蒿汤,加牛黄、鸡骨草、金钱草、垂盆草、柴胡、杭芍、党参、灵芝、豆根、杞果、猪苓、茯苓、五味子、甘草等,以增强扶正祛邪的效果,并应中西药联用,标本兼治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病案1 张某某,男,48岁。患者有肝炎病史4年,胁痛,尿黄两个月,加重一周。伴纳差,乏力,腹胀,小便短赤,大便自调,面色暗黄,巩膜及皮肤均有黄染,形体消瘦,腹大如鼓,叩之浊响,两下肢凹性水肿,舌淡边红,苔少,脉沉弦细。查肝功:黄疸指数60u,血胆红素4mg%,GPT<25u,ZnTT18u,A/G=2.9/3.1。胆固醇105mg%。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提示慢性重症乙型肝炎。治法以通腑疏肝解毒为主,兼扶正祛邪。拟方:茵陈30g,生大黄、山栀、茯苓皮、丹参各15g。葫芦巴、赤小豆各30g,党参、五味子、陈皮、甘草各9g。每日一剂,水煎服。同时配合西医支持疗法。药后,小便增多,大便日行2~3次。一周后,自觉腹胀减轻,纳食增加。上方去大黄,加党参、黄芪、灵芝、猪苓、茯苓、鳖甲等,续服一月。复查肝功:TT20u,血胆红素0.5mg%,GPT40u,ZnTT16u,A/G=3.2/3.0,诸症好转出院。

    病案2 沈某,女,38岁。右上腹痛4天。胆囊部有压痛,二便调,舌边尖红,苔薄腻,脉弦。B超示:胆总管结石,直径0.6cm。中医属“胁痛”,肝胆失疏,湿浊蕴结成石,胆腑瘀滞而痛。治拟疏肝利胆,通腑排石。方药:川军(后下)6g,茵陈20g,山栀10g,枳实15g,元胡12g,金钱草30g,生内金30g,木香10g,砂仁(后下)5g。一日一剂,水煎服。出入12剂,临床症状好转,B超复查:胆总管结石消失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十枣汤改革剂型治胸膜炎

    十枣汤出自仲景《伤寒论》,是治疗悬饮的有效方剂。方中芫花、甘遂、大戟,都是攻逐泻下水饮的剧药,作用峻猛,具有毒性,对胃肠的刺激极强,所以用大枣为辅药,以调和肠胃,缓解毒性。根据仲师的立法用药宗旨,改良剂型,用于治疗胸膜炎胸腔积液、关节炎滑囊积液等痰饮水液潴留,确有良效,而且便于掌握剂量,减少了毒副反应。

    病案:朱某,男,38岁。恶寒发热,左胸痛如刺月余。伴头身痛,夜间出汗。当地医院胸透示:左侧胸膜炎,少量积液。给予链霉素、异烟肼、利福平、强的松(100mg/日)联合治疗4周,效果不著。刻诊:胸痛减轻,惟觉胸闷,脘痞,纳食减少,体重减轻,溲短,便干,舌淡,苔白,脉沉细弦。X线摄全胸正侧位片:见左侧第4前肋下广泛致密影,宽度均匀,上缘清晰,肋膈角消失,心影和纵膈均向右移位。右下肺纹理增多,未见原发结核病灶。超声波探查:左肩胛线下第7、8、9肋见胸水液平,最宽约12cm。查胸水常规:色淡黄微混浊,李凡他氏试验阳性。结核性胸膜炎、胸腔积液。中医辨证属“悬饮”证,肺脾两虚,痰饮聚于胸胁。拟用健脾利水法治疗。连服中药七剂,复查胸水毫无改善。西医拟作胸穿抽水,但因术中病人惊恐休克而告失败。遂用十枣汤方药做成散剂装胶囊,每粒0.25g,以大枣煎汤送服。先从小剂量开始,当一次服至1.75g时,约两小时后,觉腹痛,肠鸣,随即入厕,泻下大量黄色稀水,相继三次。顿觉胸中霍朗,胸闷若失。续服两天,不再泻下。继以健脾益气、活血通络之剂善后。两周后摄胸片复查仅见胸膜炎肥厚粘连,超声波检查胸水全部消失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本例渗出性胸膜炎,中量积液,属中医“悬饮”范畴。曾用多种抗痨药加激素治疗一个月不见效果,而且不适应胸穿抽水。故改用中药治疗。先以健脾利水方药治疗无效,因病重药轻故也。后改用十枣汤攻逐泻下,使悬饮顿除,堪称神效。

    十枣汤改为胶囊剂口服,减轻了对胃肠道的不良刺激,且剂量便于掌握,减轻了毒副作用,充分发挥了该方的泻下逐水作用,提高了治疗效果。此外,用水或醋调成糊剂,外敷关节肿痛或皮下肿块,有一定疗效。此病例对经方进行剂型与用法改革,是个有益的启示。

    糖尿病不宜服甘草、鹿茸制剂

    糖尿病已成为我国目前中老年的常见病、多发病,严重地危害人们的健康。但有相当部分的糖尿病患者并未意识到,在使用降糖药的同时,又服用了含甘草的药物或甘草制剂及鹿茸制剂,由此,不仅抵消了降糖药的疗效,还会使血糖升高。

    原因是,经近年对甘草化学成分的分析证明,甘草除含有甘草甜素、甘草甙、甘露醇、糖类、有机酸外,还含有糖类肾上腺皮质激素样物质,鹿茸中也含有同样的物质。糖类皮质激素进入人体后能促进糖之异生,即能加速蛋白质和脂肪分解,使甘油、乳酸及各种成糖氨基酸在肝脏酶的作用下,转化成葡萄糖,从而使血糖升高。

    使用降糖药的作用,多是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,使血糖进入细胞、肝脏,促进糖元转化成脂肪排出体外,而使血糖下降。显然,糖类皮质激素与胰岛素的作用恰恰相反。所以,不论何种类型糖尿病,原则上不宜使用甘草及鹿茸制剂,包括在方剂中最后开上的一味甘草或炙甘草之类,免得事与愿违。(肖奇国), 百拇医药(蔡敬民 江苏省沛县华佗医院)